【貿易休戰】傳白宮謀促劉鶴改變國企政策 美反陷「兩難」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1/28 11:49

最後更新: 2019/01/28 11:52

分享:

分享:

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本周三赴美談判,意味中美重啟高層級貿易磋商。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這輪會談將觸及中國經濟結構議題--聚焦中國國企在國內經濟的作用;但據稱,美方在是否施壓中方,要求中國政府停止補貼國企、打破國企壟斷行業等問題上,有兩難局面。

經濟學家曾估計,中國目前擁有超10萬家國有企業,員工總數約為4600萬,佔城市總勞動力的11%左右。其中最大型的國企,正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;但國企在中國經濟獲得特殊地位,一直是中美貿易爭端的癥結之一。

美一直指責中國補貼國企 對美構成不公競爭 

《華爾街日報》引述美國官員稱,中國國有企業受益於政府補貼、以及有利國內企業的行業政策,以跟外資競爭,這對美國企業不公平;有時候,這些國企還會施壓美國公司轉讓技術,以換取在華開展業務。中美談判代表在本月稍早前的副部級磋商,已談論了這些問題。

特朗普政府堅持要求中國放寬對國企有利的政策,包括希望中國減少補貼、優惠貸款等給國企帶來額外優勢的扶持措施。

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本周三赴美談判,意味中美重啟高層級貿易磋商。

美國官員正在討如何用最佳方法達到此目的,其中一些人傾向借鑑「北韓模式」;即對於北韓,美國曾表示,要在北韓證明其已實現無核化,才會撤銷制裁措施;同理,美方有主張認為,美國只能在中國政府改變了對國有企業的做法後,才會取消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。

美要中國增加進口 反會提升國企重要性

但報道指出,美方要求中國減少有利國企的政策,也會令美國陷於兩難之局;因美國要求中國短時間內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等,但這需國企配合,結果會反會增加國企在經濟的角色。

而外電上周五引述知情人士透露,副財長廖岷和副商務部長王受文周一會先前往美國為會談準備,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亦會參與會談。報道估計貿易協議框架已頗明確,例如中國會採購更多美國貨,降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,同時承諾阻止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等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